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举国瞩目的盛典中,一位来自基层的“最美”医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村医余家军,作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代表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这位扎根深山25载、守护千余村民健康的“孤岛医生”,还有另一个身份: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班班长。


从“水上诊所”到国家礼赞:他用坚守诠释医者仁心
余家军所在的齐山村四面环水,村民分散居住在库区岛屿。1999年,22岁的他放弃城市务工机会,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的药箱,将自家木船改造成“水上诊所”,开启“一船一药箱”的行医生涯。25年间,他驾船行程超20万公里,为村民送医送药、接生急救,甚至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军子医生”。2024年8月,他荣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余医生不仅是我们的健康守护者,更是精神灯塔。”我校医学院院长孙美兰说:“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学生:村医的价值不在于舞台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扎根群众。”
从观礼台到课堂:他以亲身经历激励“未来村医”
此次受邀参加阅兵观礼,余家军坦言“既意外又振奋”:“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这让我更坚定了服务乡村的决心。”
2023年,安徽省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作为学校村医提升计划的首批学员,余家军的学习经历颇具示范意义。45岁的他重返校园,系统学习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等课程。“重新走进高校学理论、练技术,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笑着说:“同学们都叫我学长,其实我是来‘补课’的。”
校地联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健康“守门人”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自2019年起承担安徽省村医定向培养任务,已累计输送三百余名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医生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村医岗位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班主任梁老师介绍,目前医学院班级里很多学生来自农村,许多人受余家军影响选择返乡就业。“我们正在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让学生跟着余医生这样的榜样实地学习。”
时代呼唤:让更多“余家军”扎根乡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很多村卫生室缺乏合格村医。余家军的经历,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生动注脚。他表示:“我看到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也让我思考如何能有更多‘留得住’的村医。我希望未来能和学弟学妹们一起,用所学知识守护更多乡村。”医学院村医班学子们,正带着从课堂和榜样身上汲取的力量,走向广阔的医疗天地。这场从天安门观礼台到村医课堂的接力,正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新篇章。(供稿:宣传统战部 医学院 初审:杨璨 审核:佘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