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应经贸旅游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靳玉琼带领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一行6人到访经贸旅游学院共商共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通。校党委副书记胡其云莅临指导并讲话,教务处处长窦红平、经贸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梅亚松、院长赵红、副书记尹仕果及二十多位专业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经贸旅游学院副院长陈继林主持。

会上,赵红就如何推动财经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做了发言。她指出,教师建设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把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靳玉琼从国家的要求、育人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政治的要求四个方面做了交流发言。她指出,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做实课程思政的重点,要充分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她希望可以和经贸旅游学院合作,解决政治方向、育人方向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推动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发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增强协同育人效果。
与会老师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就如何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相融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从融合什么、怎么融合、怎么评价角度,就如何理解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如何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育人元素等方面,做了交流。经贸旅游学院教师代表结合各自专业课程,就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归纳建设思政内容体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分享了教学经验。
胡其云强调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通是落实立德树人、推动“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要重视思政课育人作用,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要树立育人理念,认识思政价值导向;要创新形式,形成科学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经贸旅游学院要加强合作交流,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打造品牌特色。
本次研讨会是继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联合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之后,又一次深入交流研讨。对深入挖掘财经管理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能,推进“三全”育人,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通、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经贸旅游学院 编辑:杨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