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探索,增强英语课程的职业适应性, 3月7日至4月25日,英语教研室分两校区开展公开课系列教学活动,浦毓珺、徐明、陈志昂、雷宁等四位教师分别进行公开课展示。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施敏发、教学办主任尹悦及学院部分(英语教研室无课)教师参加听课评课。
3月7日下午,英语教研室兼职老师浦毓珺在汇心湖南102教室进行《新编实用英语II》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的主要内容是“Unit2 Food”中的第一部分(第二单元(食物)中的听说环节,内容聚焦:餐厅点餐的英文对话。浦老师针对2024级金融班的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视频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适当加入单词和背景知识的介绍,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同时,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听后校对答案,总结听力材料中短语的语用功能,帮助学生增强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这些活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使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听说活动中,教学效果良好。

3月11日下午,英语教研室兼职教师徐明老师在汇心湖南307教室开展公开课,所授课程为Unit 2 Food的听力部分。此次授课从餐饮场景核心句型出发,引导学生以听为主,听读结合,教师纠正发音,解析重要单词和句型,从而帮助同学们实现从听力输入到口语输出的能力闭环,并启发学生对比并理解不同地域的餐饮文化和餐桌礼仪的异同。在授课过程中,徐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流畅,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讨论,师生之间互动较多,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月12日上午,陈志昂老师在鼓山校区A楼102开展公开课。在本次《汽车行业英语》公开课中,陈老师紧密结合产业实际与教学内容,围绕岗位核心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推动语言学习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课程以真实事故车维修过程中的“车架矫正仪”操作视频引入课程,辅之“麦弗逊悬挂系统”相关的专业词汇与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入知名车企生产线的工位组装视频,在真实语境中展开教学,进行术语学习和跟读训练,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简要陈述关键装配工序。最后通过设计主题相关的英语对话任务,强化语言实际应用与专业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语言表达能力与跨语境沟通素养。
4月25日上午,兼职教师雷宁老师在汇心湖南303教室开展《大学英语A2》公开课。公开课的主要内容是Unit3 The young generation: making a difference 课文篇章讲解。热身环节通过词汇风暴引发学生对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思考,教师现场采访学生了解学生想法,并根据学生回答教育学生学会调节压力,珍惜青春时光,树立技能报国之志。在课文讲解环节,教师着重讲解了重难点词汇、同近义词汇和同根词,帮助学生掌握高效提高词汇量的方法技巧。在篇章阅读技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大意,并对长难句进行语义拆分和翻译,还介绍了增译、减译、词类转译等翻译方法。雷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授课亲切自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丰富,课程安排环环相扣、详略得当,课堂气氛活跃但又富有启发性。
课间评课时,施敏发总结说:几位教师都很敬业,备课认真,能结合学情和学生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场景,教学方法和手段较灵活;英语教研室每学期开展公开课教学,为学院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此外开展教学研讨,也有利于促进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对推动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他也提出要求:授课教师要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做好育人工作;要对接学生专业,多开展相关场景教学,增强课程的职业适应性;要凝练相关教改典型案例,推广应用。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基础教育学院不仅注重公开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积极加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从4月1日至4月30日,学院进行为期四周的教风、学风专项督教督学活动,对全院教师教学情况(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进度等情况)进行每日巡查,确保教学井然有序、顺利开展。(供稿:基础教育学院 丁宜 初审:施敏发 审核:杨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