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公告 >> 领导讲话 >> 正文

2019年学校工作报告

2019-06-13 17:03 浏览次数:

学校工作报告

——2019年6月1日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二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全体会议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全国优质校建设,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合肥汇心湖校区正式启用,“一校两区一园”战略布局正式实施,办学空间大幅提升。2018年全日制在校生突破12000人,其他学历教育在校生达5300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6000万元新建40个实验实训室,校园文化景观、公益性项目、大维改项目有序推进,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内涵质量显著提高。学校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安徽省教育机构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校企共建‘健康服务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会计、工程造价等四个骨干专业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一汽大众4S店实训中心,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等八个项目顺利通过教育厅验收,名列全省第三。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屡创佳绩。2018年我校师生团队荣获省级以上奖项115项,其中国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赛一等奖16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截止2018年8月31日,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77%,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教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召开了首届科技工作会议,成立了五个校级科研机构,教科研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项目管理更加规范科学。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达60余项,发表论文103篇,其中一、二类共24篇,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发放奖励资金近113万元。

——师资队伍建设成绩喜人。全年共招录75名新教师,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晋级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获“双师型”教师资格46人,出国(境)研修培训16人次,近1000人次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类培训。在2018年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中,我校获省级以上奖项12项,其中国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3项,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4位

——服务地方发展更加有力我校毕业生在合肥区域就业率达51%,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与安巢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合阜产业园区、庐江县、肥东县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合肥区域校地合作全覆盖格局。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安徽饭店等6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合肥区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近6000人次,继续教育学院荣获“合肥市十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称号。

——文明校园创建成效显著开展“素质大讲堂”“校歌征集”“校内道路、楼宇命名”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实施校园文化景观整体提升工程。先后荣获安徽巢湖经开区文明单位、第十四届合肥市文明单位和安徽省文明校园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依法治校工作稳步推进。先后修订了“依法治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实施细则、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完成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的改选工作,设立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办公室,成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领导小组探索完善“一校两区一园”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校院二级管理完善内审制度,圆满完成2018年度内部审计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治理更加规范、民主、科学

(二)以提升内涵为抓手,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成功申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和通信信号技术等6个新专业,停止了部分专业招生,专业设置实现动态调整。完成新一轮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出台“信息化教学管理规定”,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体育课俱乐部制改革和通识课程改革,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一年来,我们坚持内涵建设,深化“三教”改革,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构建“大思政”格局,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康复专业成功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机电工程学院成为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开展课堂教学和晚自习纪律专项整治活动,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和末位约谈制度,学风教风得到根本性好转。圆满完成74科次、2646课时自考本科助学辅导任务,自考合格率达85.4%。金寨路“双创园区”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单位,并荣获省级众创空间、安徽省小微企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奖26项。一年来,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学生素质学分考核,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四)以“一带一路”为导向,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中韩合作项目开始招生,国际化办学项目增加到3个,在校生共128人。与德国萨克森州职业学院、美国阿什兰大学、英国德比学院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师生出国(境)研修交流15人次,接待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外高校来访30余人次。一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际合作交流体制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视野更广、渠道更宽、水平更高。

(六)以服务大局为宗旨,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18年,鼓山校区物业管理项目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和全国高校物业管理优秀项目。鼓山校区食堂被评为“合肥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优秀等级单位(A级)”。积极推进第三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和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完成OA办公系统、诊断与改进平台的安装调试工作。图书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本年度采购图书5.7万册,订购期刊500多种,采购电子资源11种、数据库35个,开通微信图书馆,全年图书流通2万多册,接待来馆读者近8万人次。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节,开展了“书山寻宝、阅读之星评选、读者座谈会”等主题活动。医疗卫生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和校园卫生检查工作,全年就诊23500人次,建立学生体检档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年来,我们牢牢树立“大局意识”,以师生满意为宗旨,以促进发展为准则,致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广大师生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七)以平安校园为目标,校园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签订校园综合治理责任书和消防安全责任书60余份,发放安全手册4700本,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2场、消防安全演习2次。加强对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和监督。一年来,我们狠抓责任落实,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值班值守,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八)以新时代思想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校党委高站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和“三查三问”活动,持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总书记整治“四风”新批示,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大调研活动。一年来,我们牢记使命担当,奋力践行新时代思想,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两个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学校连续第三年在市管领导班子及市管干部综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我们在奋力攻坚中砥砺前行,我们在上下同心中跨越发展。学校事业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向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2018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校两区一园”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内部机构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分工合作水平不高,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仍有一些项目未能按时完成。对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决胜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申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省内标兵,国内一流”发展目标对标国务院“职教20条”、高水平大学和特色专业“两个标准”,以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抓手,以申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为契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一)扎实推进“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管理水平行动计划”,稳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能力。

完善“一校两区一园”管理模式。2019年8月中旬,完成学校行政职能部门搬迁工作。建立健全“一校两区一园”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多校区办学优势,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实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力度,落实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和考核体系。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效率。稳步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和多渠道分配模式。探索建立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协调机制,优化分配结构,稳步提升工资水平。深化校院二级管理。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二级单位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全面推行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内部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启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工作,成立“三定”工作领导组,出台“三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机构职责,提升管理效能。创新内部治理方式。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学校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全面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8+1”提升工程

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全国优质校等八个项目的建设成果,实施项目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八大专业群”、“七大工程”、“十大平台”,推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质量通过教育厅终审验收。

积极申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积极申报“双高”计划,力争顺利立项,打造“双一流”高职院校。

(三)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学分制银行”,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专门的学分认定和折合办法,推动和保障“个性化培养学分”的全面实施。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将各领域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生产链有效衔接课程链,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服务人才培养。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应用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网络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支撑,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龙头,不断完善“国、省、校、院”四级科技创新竞赛体系。遴选优质项目(团队)入驻孵化,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和创业典型。

(四)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十大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121”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做好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牵头或参与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历课程+证书课程”的课程体系,开展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开展“X证书”与学分替换改革,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项目相结合。

加强学生管理与服务。加大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力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国家精准资助政策,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模式,规范“奖、助、贷、补”评审与发放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养成教育与基础文明教育提升工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以学校督导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为主,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共同参与,对学生质量、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质量和专业质量,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补充,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模式多元化加强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快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学习精准推送、教学质量在线跟踪、大数据采集分析反馈,促进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五)致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探索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专业(群)带头人建设,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 4名担任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招聘新教师120人;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专业技术带头人5名;培育省级以上教学团队2个、科研团队 1个、创新创业团队1个;各级各类教师培训1500人次。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和“双师型”师资队伍。

(六)着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并取得实质性成果。探索建立“继续教育、自考助学、远程教育”相结合,“专科、本科、硕士”相贯通,“培训、鉴定、认证”一体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技术攻关和社会服务团队,构建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力争实现专利获得数进入省内高校前10名,高职院校前3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转化效益达100万元。

(七)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逐步完善国际合作交流体制机制,促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引进来,国际职教服务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拓展与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高校的合作渠道,打造1-2个示范项目,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留学生、游学生、交换生项目建立国际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承接“走出去”海外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引进国际行业证书和国际企业职业证书1-2个。

(八)奋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以获评“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健全文明校园创建常态机制,启动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严格落实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逐步完善安全稳定工作“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值班值守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九)全力推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新时代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巩固和拓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工作。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纪律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行动,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让“马上就办”成为工作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专业思政”转变。做好离退休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不负春光薰风暖,砥砺前行新征程。各位代表,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紧紧围绕“省内标兵、国内一流”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奋勇拼搏,不断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而奋斗!

谢谢大家。


上一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下一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新年贺词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      鼓山校区: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书记邮箱:wjc@htc.edu.cn                    校长邮箱:tanming@htc.edu.cn 

新闻邮箱:news@htc.edu.cn

皖事通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5003777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