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校新闻 >> 正文

【2025职教活动周·产教融合典型人物】侯伦元:深耕产教融合 赋能产业育人

2025-05-20 11:24 浏览次数:

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侯伦元老师以“匠心育人、技术赋能、产教融合”为职业坐标,深耕机电类专业教学与产业服务一线,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职业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课岗融合:让课堂成为产业的“练兵场”

作为机电类专业骨干教师,侯伦元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育技能精英”为己任,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新趋势。他将实践成果运用在《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中,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将企业机械零部件生产设计环节转化为教学项目,基于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制造、装配检验等环节,融合实际工程新案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他编写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三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获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参与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示范课。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多项。

校企联动:打通实习就业“最后一公里”

自2019年来,侯伦元牵头协同学校有关部门,联合合肥新站区、经开区等各区域人社部门,主动对接区域内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招才引智进高校”专项行动,举办大型岗位实习、就业双选会6场次,组织合肥维信诺、国轩高科、京东方等多家重点企业提供充足就业实习岗位,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全覆盖。同时,作为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与相关实习单位沟通,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及时解决学生岗位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后组织学生赴大陆马牌轮胎、常青机械、合肥维信诺、国轩高科、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企业参观见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等。

B095B

技术攻坚:做企业创新的“解题人”

校企协同攻难关,技术创新显担当。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侯伦元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发挥专业优势,共解企业技术难题。近年来,先后与安徽鼎容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巢湖市鼎力铁塔有限公司、安徽普诺药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提高焊接质量的工装夹具设计》、《电解液实验小试线研发项目》、《移动储罐研发项目》等横向课题项目,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创造更高效益。

产教创新:打造双向融合“新范式”

侯伦元积极推动“引企入校”与“赴企建院”双向驱动模式:与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建“中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建在企业研发中心,学生全程参与背光模组设备的设计、调试与工艺优化,累计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180余名;与安徽博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博清焊接机器人产业学院”,在校园内搭建船舶制造、核电焊接等6大场景的真实实训环境,开发“无轨道爬行机器人焊接”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从设备操作到故障诊断的全生命周期技能。其主持的《双向驱动模式下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相关经验被纳入全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从三尺讲台到企业车间,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学院建设,侯伦元以“双师型”教师的坚守,在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铺就了一条人才成长的“高速路”。他常说:“职业教育的价值,就是让学生手中有技能、眼里有方向、未来有底气。”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征程中,他正以深耕不辍的姿态,为培育更多“精工艺、善创新、能担当”的新时代工匠贡献着智慧与力量。(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初审:宋铂 审核:杨璨)

上一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十大新闻事件回顾 下一条:匠心筑就民生温度 技能赋能民政未来——我校承办合肥市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暨安徽省省赛选拔赛圆满成功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      鼓山校区: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新闻邮箱:news@htc.edu.cn

皖事通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5003777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