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进而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影响力,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拟实施“新领人才公益学习计划”,10月30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社长蒋宇、安徽省教育厅电教馆来我校召开调研会,会议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家茂主持,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余桂东一行出席会议,我校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代表参加会议。
 
调研会上,范家茂首先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围绕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专业结构和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开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范家茂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更是重塑教育生态、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关键力量,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师素质提升提出巨大挑战”,此次“新领人才公益学习计划”调研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为我校系统梳理自身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优势、特色与改进空间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利于整合校企资源,努力构建涵盖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师资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体系,为培养适应合肥市区域产业发展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新领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在交流座谈会上,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我校围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师资储备、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智能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以及教师教学科研发展”四个维度展开汇报。与会人员重点就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交流,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建设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共同评估了现有培养模式的成效与不足,并积极探索符合时代需求和科技前沿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此外,双方还重点交流了承担此类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背景、教学能力以及相关培训与发展需求,为后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精准依据。
在总结讲话中,余桂东指出,全面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面对新形势,各兄弟院校必须携手并进,整合优质资源,协同发力,着力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与院校界限,构建起跨校、跨学院的资源协同共享机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各专业、各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路径,将智能思维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赋能专业建设的转型升级,共同培育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稿:教务处 初审:胥振国 审核:杨璨)